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10-21 14:10 |
---|
签到天数: 88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余永定 一、中国的外汇储备和其中的美国国债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主要是由外需急剧减少所致。在今后几年中,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是:一方面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减少贸易顺差。在此过程中,中国外汇储备对GDP 的比例应该下降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来。
现在,中国外汇储备已达 2 万亿美元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3000 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恶化,中国外汇储备的收益与安全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毫无疑问,中国必须坚持“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尽快实现贸易平衡”的方针。但是,如果中国的双顺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降低,我们必须确保新增(流量)和已有(存量)外汇储备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
据报道,2008 年9 月份中国增持436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与此同时,日本减持美国国债128 亿美元。中国以持有5850 亿美元而超过日本(5732 亿美元),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外国持有者。回望2004 年8 月,在所持美国国债达到6999 亿美元的最高额后,日本便开始启动了渐进减持,直至目前,日本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为5730 亿美元。与日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不断大量增持美国国债:从2005 年7 月算起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了一倍。
二、中国是否应该继续增持美国国债
......
三、办法还是要想的:熊猫债券及其他
中国事实上已经深陷国际金融危机的漩涡,遭到严重损失已经难以避免。人们愿意说我们现在遭受的只是“浮亏”。 1989 年日经指数近40,000 点,到今天却依然徘徊在8,000 点。当年40 多岁的投资者还能等多少年呢?浮亏说对20 年前高位入市的投资者并不是什么很大的安慰。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情况也是基本如此。我们的选择可能已经不多。但办法总还是要想的。发行人民币债券就是办法之一。美国在卡特时期就发行过被称之为“卡特债券”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债券。2007 年国内有关领导机构提出过让外企在中国发放人民币债券的建议。前几个月,我们提出了外国金融机构发放熊猫债券的建议。最近,日本经济学家呼吁美国发行日元债券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债券,并将其称之为“奥巴马”债券。发行熊猫债券不仅可以减少中国增持美国国债风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且可以缓和他国家的流动性短缺,促进全球金融的稳定。
熊猫债券是以人民币标价的债券。发行者应该是外国金融机构(政府、私人和国际组织)。债券的购买者应该是中国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美元短缺的外国金融机构在通过发行熊猫债券取得人民币资金之后,用人民币向中国金融机构购买美元,以解决美元流动性短缺问题。除定期支付人民币利息外,债券期满之后,债券发行者需偿还熊猫债券持有者(中国商业银行)人民币本金。熊猫债券发行者所需人民币可以从外汇市场上用美元购买。例如,亚洲开发银行可以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0 年期人民币债券。然后,用人民币向中国央行购买美元。交易完成后,亚洲开发银行增加一笔人民币的长期负债,换得一笔美元流动资金;而中国央行则减少相应的美元外汇储备,回笼了人民币。当然,中国金融机构购买人民币债券也有风险,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毕竟大规模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可能出现了。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加以讨论,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通过鼓励外国金融机构发行熊猫债券的方式,把多余的美元借给外国投资者,不但可以消除购买美国国债所伴随的各种风险,特别是汇率风险,而且可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当然,除发行熊猫债券外,中国还可以考虑其他许多不同的减少外汇储备的方式。例如,中国商业银行可以向外国商业银行发放人民币贷款。外国商业银行得到人民币贷款之后,可以向中国央行购买美元,以后在逐年偿还中国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的本息。中国金融机构可以考虑购买欧洲、日本金融资产(如股票)。除在金融资产多样化方面想办法外,中国还可以动用外汇储备购买贵金属和其他战略物资。事实上,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中国黄金储备量所占的比例比一般西方大国低得多,石油战略储备也有进一步增加的必要性。
总之,我们不要在以每年 3000 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汇储备了。拜托了!其次,对于中国已有的外汇储备应该坚持分散化为原则,而不必拘泥于一时的赢亏。在当前全球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时,能够保本就是胜利。但愿我们不会输掉自己的最后一件衬衫。(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