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8-17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项目管理的积极意义 项目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技术和人力” 。
用专业语言表述, 项目管理就是在确保时间、经费和性能指标的三项限制条件下, 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项目任务, 从运作中改善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现在推出的项目管理mba ,等于是把作为职业培训的项目管理培训“学位化” , 以便为有志于从事项目管理的中高级人才提供更深厚的知识背景和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1、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项目管理课程提供给人们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方法是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思路是告诉人们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每个个体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衔接。
而这些都与专业和职业没有多大的关系, 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事业部的形式越来越不适用, 组织形式的团队越来越明显, 做事情靠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越来越行不通。组织里面要求每一个人的知识层次也不尽相同, 对每一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团队中要能够做到横向的联合作战与纵向的沟通协作。
项目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企业中产生的思路不清, 衔接困难等情况。
2、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公司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 在企业内部由技术类的员工升到管理层, 项目管理课程是必须要上的。因为要他们设计一个程序, 他们会非常的优秀, 可是要他们领导一个项目就不那么容易了。
要是小组里的人遇到问题向他请教, 他往往是叫那个人一边去, 他干脆替人解决, 这不是一个领导者该做的事情。这样的问题, 在中国目前的一些高科技公司挺突出的。一大批做技术的人在掌控着公司, 刚开始的时候看不起管理还可以, 可是随着公司的壮大, 没有管理就会给公司运作带来困难。
尤其是公司的决策层,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公司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 中国迫切需要项目管理 现在中国一些企业迟迟不能大幅度提高品质,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管理不善” , 说白了就是项目管理水平低下。以软件业为例, 国际上通行的cmm认证体系(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体系)给软件企业划分了从二级到五级由低到高四个标准。
世界上达到五级标准的共有5 家企业,其中有3 家在美国,有2 家在印度。而中国国内某家实力雄厚的龙头软件企业据说刚刚才达到2 级标准,令人汗颜。
所以我们的软件企业很难推出完整成熟的产品,很多都只能成为国外厂商的一条流水线,给人家进行来料加工。长期下去,必将影响一个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影响在行业和企业内部的项目管理和控制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屡见不鲜的“ 献礼工程” 、“ 豆腐渣工程” 、“猫盖屎工程” , 无不是由于其中项目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项目管理水平低下, 导致工程进行中资金、人员、质量、进度等方面严重失控, 最后不是无限度地追加投资, 就是无条件地抢赶工期, 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工程本身的质量, 甚至像重庆綦江坍塌的彩虹桥、江西溃决的九江大堤、建成仅18 天就破败不堪的云南昆禄公路、因桥面塌陷造成车毁人亡事故的辽宁沈四高速公路、綦江塌桥之后第5 天坍塌的福建浦城县水北大桥⋯⋯那样,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那种无正规立项、无可行性研究报告、无正规设计单位、无正规施工单位、无工程监理、无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的“六无工程”自始至终看不到项目管理模式的影子。
由于项目管理缺位,使得一些掌握权力的人, 以及有机会接触权力的人, 往往能够轻而易举地从财政中拿出一笔钱,以建造一项工程、开发一个项目、组织一个活动、完成一个课题等名目肆意糟蹋, 中饱私囊。
现在我们终于开始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招标投标制度、项目监理制度等旨在杜绝暗箱操作、确保工程质量的制度, 但是可以肯定, 如果在实施这些制度的时候, 能更多地贯彻项目管理的理念, 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 将使相关政府项目和社会事务实施得更加顺利而富有成效。
正因为项目管理在中国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甚至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现在传统大型企业(如石油业) 、高新技术企业( 如软件业) 、政府机关、社会团体都开始把项目管理模式作为采购对象,把项目管理专业人才作为人力资源采购的重点。项目管理热、项目管理mba 热肯定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北京申奥成功了, 对我们也是一个良好的机会, 北京要上马许多大工程, 要建设庞大的交通枢纽, 北京申奥成功将让更多的外资引入, 金融、it等领域都将需要大批的项目管理人才。
这对我们的项目管理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