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2-28 07:47 |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
【西安名片】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的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
【历代名称】
“西安城”: 沣京(周)-镐京(周)-咸阳(秦)-长安(汉)-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兴(隋)-长安(唐)-长安(后梁)-长安(后唐)-长安(宋:注"永兴")-长安(元) -长安(明)-长安(清) -长安(中华民国)-西京(中华民国)-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安”: 宗周(周)-内史(秦)-京兆(汉)-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后梁)-京兆(后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华民国)-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4年时的西安】 |
-
http_imgload(0).jpg
(44.64 KB, 下载次数: 79)
街头常见的凉面和凉粉摊。调料有蒜水、芝麻香油、芝麻酱、辣子、醋、莲菜丝、黄瓜丝,其他看不清了。
-
http_imgload(1).jpg
(34.6 KB, 下载次数: 74)
看起来像是钟楼东北角的老邮局大楼。
-
http_imgload(2).jpg
(41.16 KB, 下载次数: 79)
应该是这组图片的主人,当时来旅游的外国烫发MM。这个发型现在满街都是,非主流尤甚。想不到也是30年前的复 ...
-
http_imgload(3).jpg
(33.64 KB, 下载次数: 77)
中间那个抱着的小孩头上的帽子,我也有一顶!记得毛球是红色的,线头被拽出来老长老长。
-
http_imgload(4).jpg
(42.17 KB, 下载次数: 67)
当时的马路,你看到有汽车了吗?
-
http_imgload(5).jpg
(49.51 KB, 下载次数: 88)
图片最左边似乎有鼓楼XXXX的招牌,我猜是西大街。那条巷子里就是回民街吧?
-
http_imgload(6).jpg
(22.81 KB, 下载次数: 65)
娃快门速度慢了。
-
http_imgload(7).jpg
(28.71 KB, 下载次数: 78)
应该是“道北”,当时的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地。那时候没有本地户口,你粮票都买不到。
-
http_imgload(8).jpg
(53.57 KB, 下载次数: 86)
远处的高楼,莫非是少年宫或者科技馆?大概是如今的北新街或者民乐园附近吧。
-
http_imgload(9).jpg
(60.89 KB, 下载次数: 79)
最左边的招牌说这里是东大街。
-
http_imgload(10).jpg
(69.09 KB, 下载次数: 74)
招牌说是灯塔,在哪里呢?谁知道了留个言。
-
http_imgload(11).jpg
(42.39 KB, 下载次数: 60)
“电影画廊”,看楼的样子应该是东大街原新华书店和邮局附近。
-
http_imgload(12).jpg
(30.57 KB, 下载次数: 77)
哥就是为了响应这个政策的号召勇敢生在中国的。
-
http_imgload(13).jpg
(33.74 KB, 下载次数: 68)
-
http_imgload(14).jpg
(61.59 KB, 下载次数: 58)
似乎是西大街菜市场?
-
http_imgload(15).jpg
(43.25 KB, 下载次数: 70)
“国营红旗手表厂生产”“陕西省百货公司经销”表盘写明“20钻”带日期、星期机械表。绝对高端!当时罗马表 ...
-
http_imgload(16).jpg
(42 KB, 下载次数: 88)
下象棋呢?
-
http_imgload(17).jpg
(50.79 KB, 下载次数: 74)
下象棋呢?
-
http_imgload(18).jpg
(30.74 KB, 下载次数: 77)
上图说明沙尘暴是个老朋友。
-
http_imgload(19).jpg
(41.42 KB, 下载次数: 71)
大概是某城中村一角。
-
http_imgload(20).jpg
(40.46 KB, 下载次数: 81)
这是哪?大雁塔?小雁塔?某陵?
-
http_imgload(21).jpg
(30.91 KB, 下载次数: 64)
那时的城墙外,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如此的鸡犬相闻。
-
http_imgload(22).jpg
(35.47 KB, 下载次数: 84)
我可以负责人的说当时街边护栏都是水泥做的。
-
http_imgload(23).jpg
(34.03 KB, 下载次数: 69)
集市上的凉茶摊,还提供煎饼卷土豆丝和黄瓜丝。
-
http_imgload(24).jpg
(48.46 KB, 下载次数: 77)
南门?朱雀门?西门?城墙看起来如此亲切……
-
http_imgload(25).jpg
(38.22 KB, 下载次数: 73)
似乎是保育院小朋友在领取粗面包,这红漆柱子很有年头,是哪呢?
-
http_imgload(26).jpg
(37.52 KB, 下载次数: 79)
修竹帘子的。
-
http_imgload(27).jpg
(39.52 KB, 下载次数: 73)
你猜这是啥?公共痰盂。
-
http_imgload(28).jpg
(34.68 KB, 下载次数: 73)
特别钟爱那年代的宣传画风格,人人看起来充满理想。瞧图中年轻妈妈露出的修长而白皙的双腿,踏着一双白色塑 ...
-
http_imgload(29).jpg
(44.02 KB, 下载次数: 64)
此工种今日犹存于背街小巷深处,那种木片做的小板凳表面总会看到1~4个被屁股磨得亮晶晶的钉子。
-
http_imgload(30).jpg
(40.95 KB, 下载次数: 78)
不用怀疑,这是城墙里的居民街。10年前在城外还能经常看到类似的小街道。
-
http_imgload(31).jpg
(36.07 KB, 下载次数: 56)
果然,看北新街肉食门市部。“门市部”一般是国营的商店,“杂货铺”和“小卖部”是私营的。
-
http_imgload(32).jpg
(38.02 KB, 下载次数: 74)
陕西省博物馆,古木参天,双狮拱卫,朱漆红门,几床被褥完美的诠释了雅俗共赏,古今交泰的道理。
-
http_imgload(33).jpg
(43.6 KB, 下载次数: 75)
没有拆除围墙前的大雁塔公园。当时每个能照起相的家庭都有无数张这里的留影。
-
http_imgload(34).jpg
(50.78 KB, 下载次数: 65)
左边是个喷泉,回廊与凉亭、牌坊,这还是大雁塔公园里面吧。
-
http_imgload(35).jpg
(46.62 KB, 下载次数: 81)
瓜子花生铝簸箕,报纸包起一角一袋。看不太清围坐的老人们是在打长条形的纸麻将还是扑克牌。
-
http_imgload(36).jpg
(37.56 KB, 下载次数: 82)
-
http_imgload(37).jpg
(39.17 KB, 下载次数: 73)
-
http_imgload(38).jpg
(41.74 KB, 下载次数: 68)
一条街道有那么几个公共水管,洗衣洗菜拆洗棉被,统统拿来这边。先进点儿的是自来水龙头,古旧点儿的是手动 ...
-
http_imgload(39).jpg
(43.96 KB, 下载次数: 84)
大铝盆,我家还存着一个。
-
http_imgload(40).jpg
(38.82 KB, 下载次数: 64)
街头缝纫摊位,旁边的铁架子上搭塑料棚摊位,是当时个体户标准配置,城市管理者备案的。
-
http_imgload(41).jpg
(39.87 KB, 下载次数: 74)
近处的烤红薯,远处钢制垃圾桶,相映成趣。
-
http_imgload(42).jpg
(36.55 KB, 下载次数: 65)
看起来应该是城墙内某走马道巷,沿小坡可以直接上去没全线修整的城墙。
-
http_imgload(43).jpg
(54.11 KB, 下载次数: 76)
干涸的护城河。
-
http_imgload(44).jpg
(47.13 KB, 下载次数: 74)
碑林区三学街小学门口令人怀念的冰棍箱。
-
http_imgload(45).jpg
(42.83 KB, 下载次数: 78)
应该是大雁塔上面拍的。
-
http_imgload(46).jpg
(41.09 KB, 下载次数: 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