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闪亮登网 于 2010-8-4 01:06 编辑
8月1日,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网络游戏进行管理和规范的部门规章《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落地实施的第一天,其中的实名制无疑是给2.65亿网游玩家带来最大影响,网游账户注册需要通过有效身份证件实名来验证。其根本目的就是限制未成年人上网的游戏时间,拒绝未成年人登录PK练级类游戏,规范网游环境。
可是话又说回来,此次的实名制与之前的“网游防沉迷系统”相比,是否只是换汤不换药,形同虚设?
业内人士认为,未成年人一大天性就是玩游戏,只不过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一些传统的娱乐方式逐渐被更高端的网游取代了。如果现在要屏蔽网游,那么也就相当于违背了他们的天性,必然遭受未成年人玩家的抵制。
也就是说,网游实名制不太可能达到其期望值。如今事实也的确如此,未成年人沉溺网游的问题,他们有很多方法去绕开这些制度的约束。比如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号,或者使用身份证号码生成器,甚至“私服”、“代理”等等,令实名制的执行力荡然无存。
对网游厂商来说,网游实名制的实施明显涉及自身的利益,假如所有的未成年人都被排除在外,利益肯定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因此,大部分网游公司对实名制的态度也许是“首鼠两端”或者“不积极”执行。更何况网游公司自己也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权利对用户身份进行如实的判断,因为没有相关公民身份证验证系统,也没法像银行那样当场对比照片,企业很难判断对方的注册信息,如果未成年人拿父母的身份证来玩,也没法拒绝他。
笔者还了解到,为了方便未成年人使用有效的成人身份证号码注册游戏账号,不少网吧老板主动为玩家提供身份证号码,网络上有关“免费提供身份证号码”的信息也比比皆是。
这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说这项制度意图是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制度的执行都是困难重重。不过,虽然缺乏执行力,但是它给网游产业带来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它直接反映出社会“不良”的现象,引起人们去关注未成年人,去避免未成年人沉溺于网游。只有通过多方的努力,家庭、学校、网吧、网游公司等,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给未成年人带一个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源:yesky 作者:林比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