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1-7-7 12:4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升级   0.01%
|
武汉东湖高新(12.44,1.13,9.99%)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发展前景令人瞩目:到2013年,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环保和消费电子等五大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成立于1988年的东湖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区。东湖高新区主导制定了5项国际标准、80项国家标准、110项行业标准,申请专利6300多项,专利申请量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近3年来,东湖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更是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
目前,在东湖高新区已建成的80平方公里区域内,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烽火科技提出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是国际电联首次批准的由中国人提出的国际标准;华工科技(16.38,0.20,1.24%)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产品进入美国、澳大利亚等市场……
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中国光谷”之称的东湖高新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通信技术、激光产业基地,并衍生出移动通信、消费电子、软件服务外包等三大产业。
在发展中,东湖高新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许多方面在全国首开先河:组建了我国第一家孵化器,探索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四级跳模式;实施了第一家央企股权激励试点,率先开展了污染物排放交易;成立了激光、半导体照明,地球空间信息等一批产业联盟,构建了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东湖高新区是继北京中关村(6.42,-0.10,-1.53%)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全面适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有关政策措施,包括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组织编制发展规划,以及实施优惠税收政策等。与此同时,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充分发挥特有的科教优势、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和环境优势,利用先行先试的机遇,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集群、企业发展、投融资创新、科技服务企业等方面大胆改革,为共性难题探索出解决方案。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布局和协调发展,成为中部六省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也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供科技支撑。
按照新的定位,东湖高新区要在2020年前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的典范。
采访感言
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郑明桥
200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博士生导师的陈义红回到武汉东湖高新区创业,经过10年的摸爬滚打,企业逐步做大,规模近亿元。他说,好的机制,好的人才,好的平台,使他对自主创新的意义与实践不断增加信心,不断有新的追求。
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让东湖高新区得以脱颖而出。目前,东湖高新区集聚了600多家研发机构、2100多家高新企业。而东湖高新区的目标则是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成为先进产业的集聚区、自主创新的示范区。(经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