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10-21 14:10 |
---|
签到天数: 88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ISO的OSI是以WAN为基础而制定的,它应用于WAN时,可以很好的解决WAN中通信子网的交换节点之间的点到点通信问题。而LAN中多采用共享通信介质的拓扑结构,若将OSI模型应用于LAN,当有多个站点同时使用通信介质时,就会出现信息冲突,但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不具备解决LAN中各站点争用通信介质的能力。<br/><p> 为此,IEEE802委员会对OSI模型进行了改造,保持OSI高五层和第一层协议不变,将数据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分别是<font color="#ff0000">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font>和<font color="#ff0000">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font>。</p><p> 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主要负责处理LAN中各站对通信介质的争用问题。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屏蔽各种MAC子层的具体实现细节,具有统一的LLC界面,从而向网络层提供一致的服务。</p><p> 在单个LAN中,各站点都是通过传输线直接相连,一般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所以不必设立网络层。但当把多个LAN互连时就涉及到路由选择问题。为此专门设一个层次来完成此项功能,该层再IEEE标准中称为网际层。</p><p> IEEE802标准与ISO/OSI的区别与联系如下图示:</p><div><p align="center"><img src="http://course.cug.edu.cn/netinfo/Chapter02/images/IEEE802_OSI.jpg" border="0" style="CURSOR: pointer;" alt=""/></p></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