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_2024年软考学习应考交流_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免费,是福利还是罪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9 13:38
  • 签到天数: 2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升级  0.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0:4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尔扎克说:“在每一笔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

         同理,在使用免费产品的福利背后,都隐匿着互联网的原罪。这是笔者在看到新闻《三问imo收费为哪般》时,所联想到的第一句话。

         第一宗罪:劫持用户

         典型案例:奇虎360

         奇虎360在业内以好斗闻名,09年高调挑战付费杀毒模式,并借用毛主席的典故“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在”为自己壮胆,坚持用户优先战略。先以免费杀毒和安全防护笼络用户,继而用各种激进手段:屏蔽、强制删除、恶评同行产品,而用户此时已经对产品产生依赖,在没有其他替代选择之前,只能对企业的各种行为听之任之。

         第二宗罪:不安全

         典型案例:2011年底600万用户资料泄露

         两年前,中国互联网上演过一场规模空前的泄密事件。从CSDN 600万用户数据库的曝光,一直到天涯论坛、人人、开心、京东、当当、淘宝等一长串耳熟能详的网站,均被爆出用户隐私数据保护不到位,让普通用户吓出一身冷汗。

         这些网站不向用户收取一分钱,却在社区、社交平台、电商各个领域广泛出击,在互联网上构建出几近真实世界的生活形态。另一方面,网站在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方面却不热心,甚至同盗取信息的黑客与虎谋皮。

         而普通用户显然还没有重视起免费服务的安全隐患,依旧乐于在这些平台上主动贡献自己的实名信息、消费习惯和社交动态。

         第三罪:变相敛财

         典型案例:资讯和平台级产品

         做互联网不是做慈善,免费的服务背后一定存在盈利点。以新闻和视频网站来说,普遍靠广告和赞助来赚钱。这些产品没有特别的技术优势,无法实现依靠直接销售来实现盈利,所以一般是免费给用户使用,同时会夹入大量广告。

         幸运的是,大部分人看视频的时候,宁可多忍受一分钟看广告,也不愿意付钱升级,看新闻时,再烂的飘动广告也可以无动于衷,用户的屈服让这些互联网公司赚足了广告费。

         第四罪:欺骗感情

         典型案例:space空间、雅虎中文邮箱

         互联网普及民用不过十来年,不要总是幻想什么永久免费,能中途不夭折就谢天谢地。雅虎邮箱曾经力推“终生邮箱”概念,煽情地承诺所有电子邮件将被永久保存,然而它没有活过2013年。以致于某用户忧伤地评论道:“好几年前,我给自己暗恋的女神的雅虎邮箱发了个10年后才能收到的时间胶囊,这下没法收到了,也好。”

         这类伤心的故事也发生无数拥有space的博客主人身上。Google Reader,MSN退出历史,一次又一次伤害用户那善良的小心脏。

         便宜没好货,终将还是一句真理。一家做企业产品的公司向用户收点钱,再正常不过,没什么好争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_软考交流平台. ( 鄂ICP备11002878号-1  公安备案号:42011102001150

    GMT+8, 2025-7-5 23:45

    Software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SKIN BY DSVU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