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系统结构的评价首先就是对系统工作性能的衡量,一般来说都是通过时间来衡量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使用不同的计算机对同一工作进行处理的时候化肥的时间越少的性能相对就越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一段程序进行验证:最直观的就是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的这种程序或者进行视频压缩)。 系统性能指标通俗的来讲分为硬件的性能指标和软件系统的性能指标,而这些性能指标就构成了信息系统质量的核心。 响应时间: 从概念意义上来说,响应时间是系统完成一个任务的全部时间,包括对存储器(内存、软硬光盘)进行访问读写的时间,输入输出系统的访问时间等,CPU主频、总线带宽等。但对于CPU来说,在进行并行处理中,CPU往往是在等待一个I/O 读入或读出指令数据信息的时候转而去处理其他的队列信息,这样就可以减少CPU的响应时间。 CPU 时间和性能: CPU时间是指的CPU进行计算时所消耗的时间,分为用户CPU 时间和系统CPU 时间。用户CPU时间是指花费在用户运行的程序上面的时间,系统CPU时间是指CPU花费在操作系统上的时间。CPU的性能指的是用户的CPU时间。 目前常见的衡量指标: 1、MIPS (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百万条指令数。对于给定的程序来说,MIPS 通常被定义成了: 指令条数/执行时间*10的6次方或者是时钟频率/CPI*10的6次方 程序的执行时间一般表示为Te:用 指令条数/MIPS *10的6次方。 但是对于MIPS 来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 1)、依赖于CPU 所包含的指令集,如果CPU 指令集不同,则无法进行衡量;2)、由于用户可能执行的程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3)、是否支持浮点数运算存在差别,由于硬件对于浮点数运算的处理速度比较慢,而软件的可实现的浮点数运算很快,这种情况下的MIPS 则与机器性能可能相反。因此很难进行衡量 2、MFLOPS(Million FLOating instruction Per Second)表示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即,每秒百万次浮点操作次数。 MFLOPS的指标取决于机器和程序两个方面,只能用来衡量机器的浮点操作能力而无法整体反映机器的性能。由于MFLOPS是基于操作而不是基于指令的,因此,可以用来比较两种不同的机器的性能。 一般我们在对机器性能的衡量中,可以综合以上两种指标来进行衡量。 3、用基准测试程序来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性能。这方面的测量软件已经很多了,再此就不再赘述了。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这几种测量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从而综合的评价机器的性能指标。 参考书籍: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 郑纬民 汤志忠 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