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从这个问题本身来说如果缺少薪资为基础那么要留住人才几乎是不能成立的。<br/></p><p>咱们以百度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p><p>首先,薪资是企业聘请员工的基础条件,企业要想留住人才,没有这个基础条件是不能成功的。我前些日子看了百度总裁李彦宏的一个访谈节目,李彦宏和其旗下的“四大天王”之间的合作,虽然不是以薪资为决定条件而成功的合作,但是不可否认,薪资确实是其中重要的基础条件。李彦宏的四大天王曾经分别是搞搜索引擎研究的前北京大学副教授,前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前凤凰卫视的节目主持人,前某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这些人在加入百度之前已经有了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可以做到不考虑薪资也能生活,而且其人所拥有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就业成本极低的条件,这两点是他们选择加盟初创时期百度的保障。</p><p>其次,我们再来看百度当时所面临的行业环境:百度初创时间是1995年,互联网才刚刚进入中国,而中国当时的网络服务商只有中国电信,网站也仅仅只有瀛海威,存在很广阔的互联网发展的空间。但是在国外的却不然,google、雅虎、新浪等网站已经展露头角,国外的互联网企业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发展尤其迅速,在学术界已经出现了海量信息、知识爆炸等一系列名词,这就意味着,要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必须要借助某种手段才能较快获得,而搜索引擎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就意味着,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p><p>第三,我们来看个人的预期和最后共识的形成:百度李彦宏首先是以北大研究搜索引擎的副教授为第一人才聚合的目标,同时也运用了自己对搜索引擎研究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之间是具备建立一种共识的基础;同时该副教授也是行业内的研究人员,对于该项目的市场预期的了解和市场环境的了解不可能比李彦宏少很多,因此,他们之间也有了共同的预期。当李彦宏再与其他人员沟通时已经具备了两名国内搜索引擎方面的权威专家的实力,而本身其项目又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微弱的行业竞争,个人目标也较为容易实现,因此,这种共同的预期便可以得到强化,达成共识的目标才可能实现。</p><p>第四,我们可以再来看看承诺的效果:百度的李彦宏当时对自己所要找来的这几位顶尖人才,作了共享利益的承诺(具体内容不得而知),并且在百度的发展过程中,也在实现这些承诺。这才使百度具备了凝聚更多人才的可能,因为有了共同的预期,获得了分享利益的承诺且承诺也在实现,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因此,百度才会有了今天的百度。</p><p>我个人认为现代企业要不依赖于薪资而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首先必须要保证核心人才的生活有较好的水平(较高的薪资,这点是很复杂的问题,年龄的不同、性格的不同、学识的不同都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必须要分别对待);其次,企业的核心人才个人的发展目标必须要融入企业的发展目标;第三,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企业还必须要能与核心人才分享利益;第四,必须要建立企业内部人才的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第五,敢于让员工提高自己的素质并鼓励员工去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br/></p><p></p>欢迎扔鸡蛋砸我(正好补充营养),欢迎大家给予指正,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8 0:02:5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