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_2024年软考学习应考交流_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化“三缺” 制约医改发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1 14:50
  •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升级  0.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09:1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日前举行的“数字医疗与移动医疗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的官员介绍了10个省份和10余座城市的医改信息化进程。作为我国医改一项重要任务的信息化,业内专家测算其产业价值数年内将达数百亿元,但目前面临缺人才、缺制度协调、缺有效录入的问题。


    信息化IT人才缺失


    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的完整共享,目前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就是信息化人才的缺乏。信息技术水平知识、医疗管理经验是医疗信息化人才的必备要求。然则,这一要求却造成了在信息化中出现“IT人不愿进入,医疗人不太理解”的尴尬局面。实际上,我国每年培养的信息化高级人才并不算少但愿意投身医疗行业的却寥寥无几。医疗行业信息化的从业者普遍认为,他们的自身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信息化的作用被低估、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很高待遇条件却偏低。而作为医疗系统的直接使用者医生、护士来说,他们所学所用都是如何看病护理,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程度有限,对系统的运用操作认知度不够,反而归咎于信息化的系统问题。


    系统孤立,缺少制度协调


    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高度分化,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之间的相互孤立,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极大的限制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前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在“数字医疗与移动医疗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医疗信息化的难点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体制障碍、相应的系统整合和标准化、规范化。同时他还表示,中国医疗卫生系统高度分化,医疗和预防保健机构之间互不买账,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只有通过信息化将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以人为单位的健康信息的有效管理,才能冲破体制和系统的障碍,真正实现医疗行业信息化。


    电子病历待完善


    电子病历是医院病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电子病历在医学实践中意义重大:一是能打破科室间、医院间的信息孤岛,建立在本院及整个卫生医疗体系中信息资源共享的系统功能。二是在治疗过程中能自动对药物配伍、剂量、不当治疗方法等具有智能化提示与预警功能。三是具备与各类医疗信息资料库无缝对接,适时接收各类最新资讯的功能。然而由于制度协调等各方面的缺失,急诊、住院、社区、个人电子病历以及个人保健电子卡等个人信息无法统一,造成个人电子病历的或确实、或遗漏、或不一致。严重制约了我国医疗业的发展。(来源:医药经济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_软考交流平台. ( 鄂ICP备11002878号-1  公安备案号:42011102001150

    GMT+8, 2025-7-6 14:30

    Software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SKIN BY DSVU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