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2-9-22 04:10 |
---|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据报载,人社部预计今年统一发行6亿张社保卡,以取代各地的社保卡,身份证号将作为社保卡号。
6亿张卡不是小数目,今年只剩下4个月,发行能否赶得及,很值得怀疑。若此消息不假,那就意味着举国上下,马上又要掀起轰轰烈烈的“换卡行动”了。
据说社保卡将“一网打尽”个人的社保信息,比如在职抑或退休、是不是失业、参保多少年等。但既然是全国统一,与身份证同号,且同样是“记录一生、跟踪一生”,那么,能否直接“兼容”到身份证里呢?
记得当年更换第二代身份证,官方宣称二代证的优点是,使用IC卡芯片,存储容量大,可将变动信息(如住址变动)追加写入,且防伪更安全。这是否意味着,身份证承载的功能还有加码的余地?
其实,卡片存储容量的大小,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其背后的数据支撑体系。如果有关的个人信息数据库足够强大,并真正实现全国联网,那么,参保人凭借唯一的身份识别号码,都可以在不同地方查询、接续和使用。有了身份证号,就等于接入了庞大的网络。
所以,“全国统一的社保卡”,着力点应是参保政策和参保信息的“全国一盘棋”,至于是否发行新卡,应该从节约人力物力,并着眼于未来信息化的角度来考虑。一个是掌握身份信息的公安部门,一个是掌握参保信息的社保部门,两者是否仍存在分割,能否充分共享平台?这考验主事者的统筹能力和前瞻思维。
至于“新的社保卡可用于存取支付”,老实说,这并非其核心功能。如此重要的一张卡,谁会拿它像羊城通一样,经常亮出来刷呢?万一弄丢了怎么办?况且,现在谁手里没有一两张银行卡?若社保卡执着于这种“锦上添花”式的功能,那么反倒让人怀疑,它是否有意与银行卡抢分一杯羹?是否意在打造一个排他性的支付平台?(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