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2-9-22 04:10 |
---|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
7月23日是农历节气大暑。“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很多地区会出现摄氏3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热浪不仅会让人身体疲劳、食欲下降,还会使人感到心虚气短、情绪不振,甚至肝精火旺、烦躁易怒。专家称这种现象为“夏季情感障碍症”,俗称“情绪中暑”。
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即人体的精神状态、心理情绪会随着自然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改变。现代生理学也证实:人的神经系统对气温、气压和湿度等自然要素的变化比较敏感,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水平,于是产生“情绪中暑”症状。那么,炎炎夏日官兵该怎样应对呢?
饮食起居有度。饮食宜清淡,少食油腻,多吃“清火”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以及绿茶、菊花茶、金银花等。少吃辛辣的食物,戒烟限酒。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在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就寝前这4个“最佳饮水时间”适量饮用1-2杯白开水。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可以适量饮用。另外保证充足睡眠很重要,夏天人体容易感到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情绪中暑”的有效方法。
关注运动细节。官兵在炎热的环境中训练,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身体的耐受能力。室内运动要注意通风,运动量大的项目,可以考虑在早上或傍晚进行。训练后,不宜马上食用冷饮或用冷水冲脸、洗头和淋浴,因为这样会使体表已开放的毛孔骤然关闭,造成内脏器官功能紊乱、体温调节失常等情况。
注重心理调节。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越应做到心平气和。心情烦躁时,可以想象绿林、蓝天、大海等令人放松的环境,以缓解热浪侵袭,降低心理热度。遇到不顺心的事,应学会情绪转移,进行“冷处理”,不要钻牛角尖。心烦意乱时,要学会与别人交谈、聊天,把紧张不安的情绪通过平和的方式化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