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资讯】7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消息称,必应自2009年推出以来,虽然也颇受欢迎,但由于太过烧钱,收益小于投入,已成为微软的绊脚石。国外媒体分析称微软应该为必应寻找买家,将这个“赔钱货”卖出去,而Facebook和苹果可能是必应的更好归宿。
必应的推出,是微软为了增强在线搜索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因此,微软在必应的研发、后期改进、寻找合作方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和金钱。然而,虽然必应目前已是美国第二大搜索引擎,但与谷歌的差距依旧很大。谷歌的主要收入来自搜索引擎,而微软在必应业务上却一直都在亏损。
微软必应的合作方
合作方一:Facebook
2010年10月,微软与Facebook达成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微软的搜索引擎必应整合Facebook庞大的用户数据,以改善必应搜索结果;而Facebook用户在必应上搜索人名时,也可以在搜索结果中看到好友以及匹配搜索内容的好友。此外,必应的网络搜索结果还将会显示好友的“Like”信息。
必应牵手Facebook 合作方二:百度
2011年7月,微软与百度达成合作,这两家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对手握手言和一度令业界诧异。无疑,微软和百度希望通过团购、社交等更多新兴、个性化的元素来增加搜索市场份额,从而影响谷歌在搜索引擎领域的霸主地位。
尽管微软为必应寻找了诸多强大的合作方,然而数据显示,包括必应在内的微软线上业务上一财年亏损26亿美元。显然,微软想要通过必应来增加财富的希望是落空了。 如果出售必应的话,那么必应又值多少钱?必应的可能买家有哪些呢?
截至6月30日的上一财年,微软线上业务部门(必应是主要组成部分)营收为25亿美元,而谷歌营收是微软线上业务部门的6倍。按照谷歌的标准进行25%的换算,微软线上业务部门的价值约为110亿美元。
而必应的可能买家有Facebook甚至苹果。如果收购必应,Facebook可以与之互补,与谷歌的社交服务网站Google+竞争。同时,苹果对线上业务虎视眈眈,既然苹果有意收购Hulu,收购必应也是可能的。
而出售了必应的微软,可以获得大量股票或者现金,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损失,增加盈利。这对于微软和必应的购买者而言,无疑正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附:微软线上服务部门成立九年来盈亏记录
2002年:营收15.7亿美元,亏损9亿900万美元;
2003年:营收19.5亿美元,亏损5亿6,700万美元;
2004年:营收21.2亿美元,获利1亿2,100万美元;
2005年:营收23.4亿美元,获利4亿200万美元;
2006年:营收23亿美元,获利500万美元;
2007年:营收24.3亿美元,亏损7亿3,200万美元;
2008年:营收22亿美元,亏损5亿7,800万美元;
2009年:营收21.2亿美元,亏损16.5亿美元;
2010年:营收22亿美元,亏损23.3亿美元;
2011年:营收25.3亿美元,亏损25.6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