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2-19 09:25 |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升级   0.01%
|
高薪光环笼罩下的IT业是众多年轻人的职业梦想,然而叱咤职场的IT宠儿也面临着职业的一连串困惑:应届毕业生如何叩开知名企业的大门?IT新人如何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工作5-8年以上的IT精英,如何化蛹为蝶,寻找职业发展的第二春?
入门:具备“三种素质"
虽然IT业招聘需求居于榜首,可知名IT公司门槛颇高,等闲之辈不能进入,
职场新人,特别是应届毕业生要进入名企工作,需要符合哪些要求呢?
从微软跳槽到Google的李开复的见解,虽然不能当作IT人才选拔的普遍标准,不过多少代表了部分跨国公司的择才倾向,新人从中可得到一些启示,
1、正直诚信,恪守职业道德,
李开复认为,“才能高并不代表给公司的回报也高,人品有问题的人,往往是才能越高,带给公司的灾难也更大",比如有的应聘者表示能提供原公司产品的核心技术,这样的员工肯定不被录取,李开复就曾用“你如何牺牲个人而让团队获胜"这个问题来考察人品,
2、不要求对语言、平台的掌握,更看重对算法的理解,
很多IT企业要求应聘者掌握计算机语言和诸多平台的操作技能,而李开复则看重对算法的理解,他说对IT技术的理解,比如对算法的理解,对架构的掌握等,从某种程度决定了能在专业道路上走多远,他要寻找的是有“做改变世界的工程师"梦想、渴望找到自我提升的舞台、对IT业有认识和感情的年轻人,而不仅仅是把IT作为谋生手段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他不在乎招聘的人会不会某种语言或系统,不在乎是否“数学很棒",因为这些都是可学习的,
3、看重潜力而不看重过去的成绩,
李开复不要求应聘者有多么优秀的过去,只看重应聘者的沟通能力、思维方式、理解能力等可挖掘的潜力,
发展:提升三大能力是关键
进入行业后,发展困惑会接踵而来,一方面,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知识的爆炸式增长要求IT人在沉重的工作负荷之外,还需永无止境地充电更新;另一方面,无数优秀员工同台竞技,如何脱颖而出成了很多人的烦恼,广东硅谷软件学院职业顾问王老师对IT从业者的现状进行了专门调查,他指出,IT人要发展,必须走出“从技术到技术"的怪圈,关注三方面的成长:
1、提升表达沟通能力,据调查,中国IT从业者中有64.3%的人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因此大多数人像个编码“机器",只专注于技术领域的工作,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但企业方表示,他们看重的员工不一定要在技术上有超强能力,但一定要掌握沟通协调技巧,善于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反馈,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这样才有可能被提拔,坐上管理者的位子,因此IT人不妨多锻炼自己的沟通技能,在人际交往上活跃一些,
2、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国内IT人才注重凸显个人能力,缺乏必要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目标管理能力,然而很多项目都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再优秀的“单兵"也很难独立作战,更不用说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了,只有接受团队合作这样的企业文化和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才能走得更远,
3、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参与性,无论是软件开发还是项目管理,国内员工大多只是做好份内事或完成交派任务,很少能主动发现问题,其实,只有拥有更高眼界,才能谋取大发展,当唐骏还是微软一名普通程序员时,就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向老板提议开发了中文版windows,最终使他从几万名工程师中脱颖而出,成为部门经理,正如他所说,“虽然是程序员,但自己不能只把自己当程序员,你可以为老板和公司着想,调查研究后,带着解决方案去找老板,就会得到老板的重视和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