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2-9-22 04:10 |
---|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民间有谚语说: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在传统思维里,能获得成功的都是勤奋的人。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懒惰因子开始作祟,悄然间懒惰发酵,会懒惰也被看作是一种智慧。
1、懒惰的故事
A、会偷懒的人是管理人才
中国古代军事家们在选拔军官时,曾把人分成了四类,并认为,智慧但懒惰的人可以做将军,智慧而勤奋的人可以做参谋,又笨又懒的人可以做士兵,又笨又勤奋的人只会添乱,这种人最要不得。纵观古今中外,有能之士大多懒惰。
魏晋时期的名士嵇康不洗头、不洗脸、不洗澡,浑身生虱,甚至连小便也懒得去,“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要到憋不住了才起身,实在懒出风格,懒出水平了。
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欧洲盟军的最高统帅,然而,他做的工作却只是指挥三位直接受他领导的将领,对他们的手下从不过问,更不接见,实在谈不上勤快。
B、最懒的员工是最勤快的员工
犹太人汉弗特就是推崇这种“懒惰”哲学的人。他在加拿大渥太华开设了一家豪华宾馆,处事甚为“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宾馆业务虽然繁忙,他却整天悠闲自在。年终时,他让宾馆分别评选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懒惰”的员工。汉弗特叫人把10名“懒惰”的员工叫到他的办公室。这些员工心里七上八下,心想老板肯定会要我们滚蛋。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一进门,汉弗特就说道:“恭喜各位被评为本宾馆最优秀的员工。”他们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表情,汉弗特招呼他们坐下后,笑着慢慢解释道:“据我观察,你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习惯于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间收拾干净,一次就把工作干完,讨厌多走半步路,讨厌做第二次。因而在别人眼里你们整天闲着,在偷懒。但依我看,最优秀的员工全无例外的都是‘懒汉’,因为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懒得去做。而勤快员工的‘勤’,大多表现在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来多少趟,花多少时间,这样能有效率吗?”
C、懒惰是发明创造的动力
人正是懒得推磨,才发明了风车;懒得走路,才发明了汽车;懒得饶湖走,才发明了船;懒得刷碗,才发明了洗碗机;懒得挑水,才发明了水泵;懒得洗衣服,才发明了洗衣机……
懒惰也促使很多人发家致富。肯德基爷爷懒得做饭把面包切切,中间夹上肉就成为了风靡世界的快餐连锁店。因为很多人懒得逛街,于是淘宝就召集大家网上购物。因为懒惰自己送东西,就衍生了宅急送……
由此可见,“懒惰”得恰到好处也会成为一种才能。而在校园里,大学生们却把“懒”的本意升华到了极致。
2、大学校园 “懒人”当道
A、做作业靠网络
学生看到老师出的试题,最惯用的套路不是马上开始思考,而是首先上网查找,看看有没有相关的类似试题。然后偷换概念,模仿、抄袭。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得动脑,,遇到不会的题目,直接“百度”一下,答案就出来了。不少学生认为,碰到难题,要一个一个地翻书太麻烦,还不如上百度输入题目搜索答案来得方便又正确,如果网上有解题步骤和疑难分析,就仔细看一下;如果只有答案,就抄答案先应付下作业。
B、内务凌乱
大学生寝室,不论男女都是一片混乱。衣柜鞋柜抽屉一把抓,柜子里被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填满,套用网络流行语:各种物品各种凌乱。不叠被子,不清扫地面,不知道几天前的垃圾光明正大的放在那里,有些寝室的气味让你站在门口都能晕倒过去……这一幕一幕就是各大高校的寝室天天在上演的画面。为了解决凌乱的内务,曾经有报道说上海高校里一些学生背着学校,悄悄地请起了阿姨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服。收拾内务是不会做还是懒?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雇保姆帮忙洗衣收拾内务令人深思。
C、多睡一分钟不早起一秒钟
每天早晨,不同时间的闹钟此起不复,但谁也不为所动。于是闹钟声里空寂寞,一直从七点响到快八点,大家都睡得跟死猪似的。最后积极分子恋恋不舍地爬起来去上课,剩下人翻翻身,继续和周公约会。
为了睡懒觉逃课就算了,大学里谁都有几次这样的经历,可是有些人在求职面试这样重要的时候也因为睡觉爽约。一家软件外包公司招文案,通知20人前来面试就有11人爽约,理由是面试时间定在上午十点,时间太早了,根本爬不起来。
2008年重庆的大学毕业生田枫(化名)的辞职原因也惊倒了许多人:起床太早,无法睡懒觉。田枫说睡得不舒服,再多钱都没精神去挣。
D、宅文化
大学四年,“宅就一个字”。 除去平日上课时间,他们绝大多数时间会选择呆在寝室度过,上上网、发发邮件、看看电影,玩玩游戏。正餐时间不想去食堂,拨电话叫个外卖。去食堂吃饭宁愿用一次性餐具,也不愿再带餐具自己清洗。买东西不去超市,网上商城看看,鼠标动动送货上门。外出不步行,几步路也开车或打的前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