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2-8-10 12:57 |
---|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
![]()
![]()
3月26日,石金泉来到谢三秀家,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道歉。 实习生 罗知锋 记者 海国 摄
网络具有虚拟、可匿名操作和监控功能减退的特点,提供更自由、更安全的空间
长期沉溺网络,意志、思维和判断力将受到易冲动、爱冒险的“电子人格”的影响
文/记者翁淑贤
指导专家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余金龙
网络推手石金泉策划“母亲跪行救女”事件的真相被揭穿之后引起广泛关注。心理专家称,这位曾经想努力树立自己“最具公信力的网络独立媒体人”的年轻人,以“金泉少侠”、“广州富家公子”的不同“身份”在虚拟网络上主导的炒作行为,正暴露了“电子人格”的危险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已强势介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这个案例,对现代人认清自己的在线行为和“电子人格”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少人会匿名换上截然不同的“面孔”,往往更接近一个人的被现实压抑的潜意识。随着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的普及应用,越来越依赖网络的人群也应警惕“电子人格”可能逐渐被强化,成为蚕食现实生活的危险力量。
网络炒作导致自己被炒
近期,因策划 “母亲跪行救女”事件被本报率先报道后,石金泉处于国内各大媒体的舆论旋涡中。短短10多天,他在网络上先是戴着“金泉少侠”的面具接触为医治眼疾女儿而陷入困顿的谢三秀,然后又在谢默许的情况下,以“广州富家公子”的面具在网络上假装戏弄这位无助的母亲,许诺她抱女跪爬一公里即捐2万元。在网上做好相关“部署”之后,石金泉又下线接着折腾,一会儿给媒体报料,一会儿到现场观察人们的反应,并视事态进展不时以天涯在线版主“金泉少侠”与“广州富家公子”两个身份交替炒作,乐在其中。
一场炒作终于赚尽了眼球,但真相很快被揭穿,天涯社区迅速免去了他的“版主”一职;每天都有很多网友打电话骂他;各大媒体也纷纷指责他伤害网络诚信透支社会善意……面对各种谴责甚至谩骂,“良心非常不安”的石金泉最后终于不得不站出来,痛哭、道歉,承认自己的炒作的确有违社会道德底线。
“电子人格”更接近潜意识
“石金泉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电子人格’在虚拟空间穿梭,确实够自由、够刺激,但却忽视了一点:网络并不只是个工具。”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余金龙解读称,网络进化至今,人们在线上以各种匿名身份出现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电子人格”(E-Personality)。这种形成于虚拟世界的人格特征在关上电脑、手机不会完全消失,它仍继续存在,而且更接近人的潜意识。
余金龙分析,其实一个人身上可同时存在多种人格: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主人格”,而在网络上或是其他陌生的环境中,可能存在多个“子人格”。网络的虚拟、可匿名操作和监控功能减退的特点,给人提供了一个比现实更自由、更安全的空间,时不时漫游其中,可不断释放潜在的内心渴望,达到“减压”和缓解内心冲突的作用,即使存在有别于现实中的“电子人格”,基本也只是一个在网络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才出现的“子人格”,与现实中的“主人格”不会有太大冲突。但物极必反,长期沉溺网络可令接近本我的“电子人格”被强化,并主导一个人的思维、判断,使其产生相应的冲动。
“电子人格”升为主要人格
“等我有钱了,我会在农村给我妈建个大房子住,捐点钱给家里,我吃过没上学的苦,要捐助那些没钱上学的儿童。”这是几年前在制衣厂当工人的石金泉强烈的愿望,反映出其人格特征是善良的。但逐渐惯于利用网络炒作之后,石金泉有了明显的变化——
“超出他们见识的,让人可恨的都很好。”他得意地透露自己对网民和媒体心理的“独到揣摩”,并开始在网上“制造新闻”。在余金龙看来,他以出位的言语吹嘘策划,隐约透露出其“电子人格”可能被强化成其“主人格”,并且开始蚕食他的现实生活。
为求名利,石金泉不惜冒险。对于一个玩网络的人,在天涯上用不同的ID,被人识别是预料中的事。明知其中有风险,他还要去做,说明他对事件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对现实的分析、监控和检验能力降低。
这次炒作,他表面上是“行侠仗义”,客观上似乎也帮了人,但实际上还是为他自己出名。早在3月21日,他就在网上公开操作过程,目的就是要让人知道他的策划如何“高明”,而在被揭穿后,他非但不后悔,还气愤地“控诉”媒体坏了他的事。但最终,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让石金泉受到了谴责而“良心非常不安”,这可是他始料不及的。
对于“电子人格”的负面影响,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专家伊莱亚斯·阿布贾德在其新作《虚拟的你:电子人格的危险力量》中有比较中肯的归纳:更放肆、大胆,更冲动、幼稚。因此,对于那些每天花大量时间上QQ、刷微博、关注成百上千的好友,也同时渴望被人关注的“网络控”们,余金龙提醒:上网之前最好对自己内心的需求有清醒的认识,弄清楚自己想在网上追求什么?是因为内心缺少了什么吗?长期上网,自己的性格、意志等是否已经出现了改变。
摘自: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1_04/09/5635007_0.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