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阳光 于 2010-5-28 14:21 编辑
美国国防部近日宣布,为了打击敌对国家和黑客的网络攻击,正式启动“网络司令部”。这个网络司令部隶属美国战略司令部,以网络防御作战为主要任务。正式启动后,它统一管理、强化对策,并将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改变美军各部门一直以来都在网络领域孤军作战的局面。 除美国外,韩国的网络司令部也计划于今年正式启用。此外,英国、日本、印度等国也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或健全网络作战指挥体制。 透过这些信息,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新战场。对于我国,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新挑战,如何在这个没有硝烟的虚拟战场上把握主动权,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同时,加强与国际合作是关键。 “制网权”决定主动权 其实,早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网络就显露出巨大的威力。美国在伊拉克的一批打印机中植入病毒,战争打响前,这些“潜伏”的病毒被激活,让伊拉克防空系统很快陷入瘫痪,美军的飞机可以长驱直入。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逐步渗透到金融、商贸、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整个国家的民用和军用基础设施都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网络也因此成为一个国家赖以正常运转的“神经中枢”。网络安全问题就曾被美国总统奥巴马形容为“美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挑战之一”。一旦出现漏洞,事关国计民生的许多重要系统都将陷入瘫痪,国家安全岌岌可危。 从总体来看,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给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造成的威胁呈上升趋势。比如爱沙尼亚连续3个星期遭遇“网络攻击”,包括总统府和议会在内的几乎所有政府部门、主要政党、主要媒体、两家大银行和通信公司的网站均陷入瘫痪。去年,韩国总统府、国防部、外交通商部等政府部门和主要银行、媒体网站同时遭黑客攻击,瘫痪时间长达4个小时。另外,恐怖组织还不断利用网络招募成员、策划恐怖袭击。 在信息社会里,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活动都将围绕计算机网络这个中心来进行。同样,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谁拥有了“制网权”,谁就能夺取在陆、海、空、天多维空间里行动的主动权。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许多国家已经行动起来,无论是大手笔打造“网络部队”,还是完善“网络司令部”的软硬件体系、规范网络作战体制,目的只有一个,增强国家在网络战场上的实力。 以色列军方配备防御系统,防止陌生邮件和病毒入侵,并从民间招募科技人才甚至黑客,以组建自己的网络战部队。日本防卫省将在2011年建立一支“网络空间防卫队”,负责收集和分析研究最新的病毒信息,并进行反黑客攻击训练,为的是增强保护机密信息的能力。英国也将在政府通信总部新建一个“网络安全业务中心”,以防范和监控英国不受网络攻击的危害。印度充分发挥了自己软件开发的优势,在陆军总部建立了专门负责网络战的部门。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虚拟战场上,除了技术上的较量,互联网还能帮助“网络司令部”大玩心理战,做到不动一兵一枪,就能创造出虚假信息来动摇对方的斗志。比如美国就积极研究在战争进行过程中,用虚拟现实和电脑成像技术制出和散布对手最高统帅的影像,并让他发表不利于战争继续进行的言论,借此扰乱军心。 游戏规则共同建立 美国的“网络司令部”正式运行后,必将引发其他军事大国的效仿和跟从,也将为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一些新的挑战。虽然我国拥有世界第一的网民数量,但我国网民的安全意识却令人担忧。加强中国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信息领域的技术普及等都至关重要。如何保护我国的网络资源安全,如何保护国家的信息安全,这些挑战是我们亟须考虑的问题。 “当前加强信息安全工作,应该着重从有序管理、技术自主、系统可控、国际合作这几个方面入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信息安全领域专家陈宝国说。 首先,国家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比如网络战争被俄罗斯军方赋予了继电子战争之后“第六战争”的极高地位,为此他们还将网络信息安全与经济安全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日本防卫省也把总额约70亿日元的资金投向“应对网络攻击”项目。目前,我国需要建立一套对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有效管理的体制机制,把当前比较分散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集中起来,并对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 其次,在技术的使用上要高瞻远瞩,不能因为国外技术的先进而产生过度的依赖,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让我国的网络系统技能达到安全可控的水平。有专家指出,就一个攻击武器而言,从“我有”、“我用过”到“我就要用”,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实际上,当网络这个武器的功能被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时,它最终将会达到与核武器类似的效果,会让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心理上震慑”的作用。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作者:那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