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姓黄的师傅介绍,这是在积分。每一次成功接单完成后都可以拿到2到4分,嘀嘀规定需要达到1000分他们才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拿到补贴。 快的方面也有类似的规定,所以最开始的状态是每个司机都希望达到的,同时也是现阶段没有出现大量司机使用手机支付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高额补贴的同时,打车App对违约惩罚的力度很高。嘀嘀打车规定,乘客第一次爽约将被停用帐号一周,第三次就将永久封停。快的也表示将冻结那些非真实订单的用户。 在这样一件件类似于RPG游戏的模式中,司机师傅的积极性正在被调动起来。越来越多的乘客开始有车可打。 以北京为例,目前正规出租车接近70000辆,仍存在运力不足的情况,在2013年提升价格后,使用打车App的司机在快速增加。 烧钱的终点 在现有的竞争中,两个事实不可忽视,打车App没有固定商业模式;烧钱总会有终点。 前一个事实,从2013年初开始,多次使用嘀嘀打车经历的朋友转述了部分司机的表态,如果打车App开始收费,比如每单一块,那就不用了。再加上现在不断的补贴,打车App无疑是没有商业模式的。 而烧钱上来说,虽然腾讯和阿里都有钱,但从账面上来说,嘀嘀打车只拿到了腾讯参投的1亿美元,一方面不可能把所有钱都拿去补贴,另一方面就算全部拿去补贴也不够。有消息称,在这一轮的大额度补贴中,腾讯和阿里都有直接出钱。 那这次烧钱的终点在哪儿?说到底是腾讯和阿里愿意为移动支付花多少推广费。 在打车App背后,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的竞争远比打车激烈。在那个市场,移动支付的技术成熟急需要一个交易支付的场景。包括小伙伴聚餐的AA分账,但打车明显是一个有着更高使用频次和刚性需求的平台。于是2013年的打车App大战最后演变成如今的样貌。 来自易观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第三季度移动支付交易额环比增长173%,全年同比增长则有500%之多。 在打车激活了移动钱包后,美团代表的团购、京东代表的电商都将有长足的机会去参与到移动支付的格局当中。 移动支付的另一片天 在互联网行业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要把时间换成“一年”。在支付宝引领电子支付多年后,腾讯的财付通终于发起了一次像样的挑战,而契机就是移动支付。 除了打车App,以余额宝领头的互联网基金是移动支付的另一个通用支付场景。 这里先不谈余额宝和后来的微信理财,这两项业务对移动支付的发展有着长足的促进作用。在微信理财上线的第一天,由于财付通流量爆表,直接影响了一整天的微信支付打车。到中午前后,嘀嘀表示将为上午的各个打车记录进行直接补贴赔付。由此可见两者的联系。 在移动支付火爆的同时,外界对支付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这个点甚至成为行业互黑的痛点。 在一个“手机丢了,绑定的支付宝钱包会怎样”的文字中,安全问题被重点描述,通过手机召回密码就完成提现。而支付宝则控诉是对手的污蔑。安全成为双方公关激战的利器。 在2014年,真正的打车App激战背后,移动支付将成为双方竞争的主要推手。 而移动支付的难点在于第一次绑定银行卡。除了打车外,支付平台也纷纷上线各类小功能推动相关应用。包括朋友聚餐AA、微信新版中的随机发送红包,只要你抢到了红包,就一定需要绑定银行卡才能转账到银行户头,而一旦绑定,移动支付最难的一步就已经迈了过去。 不过还是回到嘀嘀打车CEO程维的观点,就是打车APP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另一个App,而是路边伸手打车的那些人。移动支付也一样,竞争对手是那些就是用现金的用户习惯吧。(来源:网易科技作者:王杰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