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虚拟经济得到了规模空前的发展。十六大第一次把虚拟经济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指出“必须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化。这使得近年来对虚拟经济的研究迅速升温。 <br/>一.虚拟经济的特征 <br/>虚拟经济的运行不同于实体经济,有其自身的特征。究其概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br/>1、非独立性。从虚拟经济的作用机制看,虽然虚拟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它的扩张也不断脱离实际生产过程,但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虚拟经济的良性运行要以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条件。人们关于虚拟经济的判断主要来自对实体经济的预期评价. <br/>2、虚拟性。这是虚拟经济最根本的特征,也是虚拟经济区别实体经济最突出的特点。一是经济形态的虚拟性,表现为经济活动的虚拟实现,经济工具的虚拟运作等;二是经营形式的虚拟性,企业突破有形市场的界限,突破企业组织的功能,建立虚拟经营市场;三是过程控制的虚拟性,表现为对经济活动的过程控制往往通过虚拟手段进行的。 <br/>3、规范性。虚拟经济是一种规范经济,这是由虚拟经济的交易本质所决定的,一是虚拟经济交易的资源形式的规范化,如各种统一规范的金融工具;二是交易条件、程序、场所等运作方式的规范化;三是信息披露,中介服务等管理的规范化。 <br/>4、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易载体的复杂性。虚拟经济活动的交易载体就是虚拟资本,它既可以是借据、债券、股票等传统的有价证券,也可以是各种期货、期权等创新金融工具;既可以纸化实物形式存在,也可以无纸化观念记录形式存在。二是交易主体的复杂性。初始的虚拟经济活动一般在贷者和储者之间直接进行,但随着虚拟资本交易的中介化和市场化,虚拟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也日趋多元化,不仅在投资者和受资者之间出现了各种金融中介,而且大量形形色色的市场主体(包括法人与自然人、投资者、投机者以及风险规避者)亦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介入虚拟资本交易。三是交易决策的复杂性。实体经济中,生产经营的投资决策主要考虑的是项目的市场前景,而虚拟经济活动的决策所需考虑的因素则较为复杂。例如,进行股票投资决策不仅要对股票发行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赢利能力、市场前景有翔实的了解,还要考虑宏观经济走势,发行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有关证券市场发展的政策等等;既要进行复杂的技术分析,又要进行缜密的基本分析;既要重视对大盘趋势的分析,又要重视对个股的选择。四是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虚拟经济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而影响这一系统运动的因素则相当复杂,既有系统内的因素,也有系统外的因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既有经济因素,更有政治、政策、甚至军事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 <br/>5、不稳定性。虚拟经济本身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特征,而且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不稳定性越来越突出,其表现就是全球范围内频繁爆发的金融动荡。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测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br/>6、高度流动性。实物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虚拟经济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物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正在瞬间立刻完成。正是虚拟经济的高速流动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现代化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