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10-21 14:10 |
---|
签到天数: 88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报纸

楼主 |
发表于 2008-6-21 08:33:49
|
只看该作者
四、察色
最后是察色的能力,察色者,察颜观色也。
被笔者界定的“一言堂及家族管理色彩较浓的中小型民企”的老板,少有雄才大略、极具长远
眼光者。但也不是碌碌无能之辈。人性的优点与弱点往往都特别突出。于是这就给一些“企业政客”留下了可乘之机。唐明皇时期的杨国忠,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熹宗时的魏忠贤,清乾隆时的和坤,红楼梦中的薛宝钗都是此类“察颜观色”的高手。
俗语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怠。要做到知己知彼,就得处处留心,察颜观色,从细微处透析对方的喜恶,爱憎,摸清对方的脾性,进而对症下药。现在市场上不少有关推销术的书,不少章节就是介绍如何察颜观色,以投其所好,拉近关系。"察颜观色"是在社会活动中成功者的基本素养。但说来简单,实则艰难,如果没有一定的修养,往往视而不见。红楼梦中的宝钗改宝玉诗"绿玉"为"绿蜡",既是宝钗善观察,也是宝钗的修养浑厚。只会逢迎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准确察颜观色,没有一定素养,搞不好,还要弄巧成拙哩,即所谓"拍马屁拍到马腿上"。
察颜观色,就要明白“颜色”后面的“真色”(本质)是什么。
比如,一般企业都免不了一个特点,那就是说得比做的好听;比如“以员工满意为最高满意”,或“顾客满意最大化”,还有诸如企业老板喜欢追求社会奉献。在企业内部推广“爱”、“感恩”等煽情的字眼。企业宣传这些比较崇高的目标自然是一件好事,我们大可不必报之以冷眼。不过,在中国民企的现阶段,如果认为企业真的会去认认真的实践这些东西。一般说来,那就太天真了。老板与企业的本质,就是唯利是图。所以,如果有机会你看到你的老板在外界或内部会议上慷慨激昂的大谈社会奉献、大谈爱与感恩的时候,大可听之任之、一笑了之。
察颜观色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只是说明一个人领悟环境、判断形势的能力强,对人性的深刻了解而己,并不含道德上褒贬之意。只不过我们见到太多小人善于察颜观色,仕途一帆风顺。而见到太多有才之人恃才傲物,郁不得志者,才给“察颜观色”染上负面的道德评价。其实,任何人善于察颜观色都是好事,《菜根谭》上说得好:“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机械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一个人精通察颜观色,只要不是用来满足一己之私,而是追求企业的发展那也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
察颜观色虽不是具体的谋略,却是所有谋略的出发点;许多书只谈谋略,而不讲研究具体环境的重要性。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会"察颜观色",奢谈谋略,只能是纸上谈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