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_2024年软考学习应考交流_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日案例分析系列活动]去年外商对我抽纱质量问题的反映分析训练[2006年2月18日第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升级  3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09:4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请详细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p><p>[案例]</p><p>《外商对我抽纱质量的反映》<br/>&nbsp; &nbsp;&nbsp;去年外商对我抽纱出口提出八十起索赔或退货要求,个别口岸高达二三十起。索赔数量之大,在我抽纱史上前所未有,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我抽纱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挫伤了商人的经营信心,也影响了我抽纱的出口。<br/>&nbsp;&nbsp;商人提出索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br/>&nbsp;&nbsp;(1)质量不符合要求。这几年由于经营抽纱口岸增多,产区盲目生产,很多绣花女工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就接受了抽纱加工任务,结果出现了绣工粗糙,漏工缺钱,针脚不齐,苞花不平,尺寸做小,接拼露针眼,锁口露毛边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现象。据统计,绣工质量差的约占整个索赔的半数以上。<br/>&nbsp;&nbsp;(2)工作质量差。有些业务员由于外语水平不高,没有全部理解商人的要求,或者在谈判时没有作详细记录,结果把商人对原材料的选择、花型的修改、颜色的搭配和包装要求等搞错。如有一个德国商人下定单时,再三说明要独幅绣花台布,而我们却做成了拼幅绣花台布,商人要求索赔30%。<br/>&nbsp;&nbsp;(3)包装方面的问题:以往各口岸对抽纱小包装,一般都以棉纱强捆扎,由于塑料绳是化纤材料制成,能透过牛皮纸和塑料袋将其本身的颜色沾染在抽纱品上,即使是白色塑料绳也能作成白布色差,造成商人反映很强烈。此外,还有些口岸没有按照商人的要求进行包装,造成商人在国外返工,增加了商人费用。<br/>&nbsp;&nbsp;(4)由于仓库人员工作粗心,将抽纱的颜色规格尺寸发错。<br/>&nbsp;&nbsp;(5)抽纱原料不符合要求,布匹的经纬横竖不齐,疵点较多,经常出现颜色差,绣花线腿色现象。<br/>&nbsp;&nbsp;(6)检验不严。有些抽纱品出现污点、水垢、黄斑、油迹、湿潮等现象。<br/>&nbsp;&nbsp;(7)其他方面的原因,如超配额发放,品种归类搞错,发放不及时等造成索赔。<br/></p><p>[问题1]请用150字左右的文字分析造成上述7个问题的原因</p><p>[问题2]请用400字左右的文字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p><p>[问题3]请用300字左右的文字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对本案例中分析出来的问题的感想</p><p>本案例完成时间:30分钟<br/>注:本案例是管理方面的案例,我们对案例的分析不能局限于行业内的案例分析,还应有所扩展。因为我们的教材中涉及到了管理的各个方面。</p><p>请积极参与并将各自所作答案跟贴在后面。</p><p>&nbsp;</p><p>[案例来源]:古城热线网站论坛。</p><p>&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8 9:43:08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升级  30.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2-20 11:01:22 | 只看该作者
没人参与?是不是这个案例太简单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藤椅
发表于 2006-2-21 17:48:35 | 只看该作者
<p>1. 从谈判开始,到出货,反馈为止,都没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或规定,这应该就是根本的问题。</p><p>题外话:我这么说会不会太严肃了?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档人财路可是大忌啊。就当我没说过。呵呵。</p><p>2. 最好能制定一套规定,或说是标准。从业务,质量,法律三个角度来看,要有专门的人才来负责。他要说外语,那就给他外语。(?还要鹅语,鸟语?,没有,拳头有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不负责任的说)。</p><p>3. 两个字:管理。三个字: 标准化,这可是潮流,看人家国外,一个个的都是什么什么标准化委员,一天也不知道他们都在做什么,呵呵。</p><p></p><p>这些都是问题已经发生后的处理,其实我更想讨论一下,对一个陌生的行业,所能做的准备工作。</p><p>(我只是个程序员,为什么拿柿子砸我?只是讨论吗。)</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升级  30.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2-21 21:21:55 | 只看该作者
<p>感谢你的参与,我弄不清楚这个案例到底是因为文字逻辑不太好,还是由于太简单了没有人参与讨论。不过我个人觉得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项目质量管理一章的理解。</p><p>在这里我对这个案例曾经做过一个比较系统一点地分析:</p><p>这个案例虽然反映了管理的问题,但是具体来说案例主要反映了质量管理问题,该企业未实施质量管理。</p><p>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质量管理主要包含了三大部分的内容:</p><p>第一:对于该企业来说,质量该怎么界定?</p><p>第二:对于该企业来说,质量管理该怎么实施</p><p>第三:质量管理该如何控制和贯彻实施</p><p>&nbsp;</p><p>我想结合问题从以上的角度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应该是比较完善的。在这里继续留给大家讨论。</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1 22:08:10编辑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报纸
发表于 2006-2-23 16:22:39 | 只看该作者
<p>呵呵,应该是真正愿意认真看,认真思考的人太少了吧。</p><p></p><p>我还是用我程序员的视角来看,任何的企业的业务都遵循一定的流程(只拿几点来说):</p><p>谈合同:这里需要专门的懂外语和经贸的人,应该归人事部门管理。</p><p>制作:这里也需要人事部控制人员的“质量”。还有质量检查部门,控制原料的流入质量,加工过程的质量,成品的流出质量。</p><p>发货:通过一定渠道发货,还要保证途中的安全,保存完整的记录等。(想到什么说什么,呵呵)</p><p>反馈:这个一定要重视,跟最初的市场调研方面结合起来,这可是能决定企业走向的大事啊。</p><p>关于解题方面,要设立质量管理部门,监控业务“流”的每一个部分。标准的制定也是这个部门的事。人员水平和外语的事扔给人事部好了。</p><p>实施和贯彻实施不太好办,从软件的角度看,升级的过程总是有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个时期内新/旧软件同时存在。这个过渡在设计时就是一个难点。</p><p>这样过渡: 还是按照业务流的概念,针对每一个单独的阶段 并行进行,就是说谈业务,制作,发货,反馈,这几个阶段的改革同时进行,是逐渐的改变。而不是一下子制定好规定,立刻执行的那种。出现问题即时纠正。</p><p></p><p>但我觉得这种有问题就纠正的方法有点被动。看看大家怎么说?</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升级  30.8%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19:21:2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hink_Learn</i>在2006-2-23 16:22:39的发言:</b><br/><p></p><p>但我觉得这种有问题就纠正的方法有点被动。看看大家怎么说?</p></div><p>就目前来说,被动式管理还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改变成主动式管理。但是主动式管理的管理人员要求很高,目前我国的企业界很少有这样的典型,所谓的主动式管理就是通过分析企业业务活动、业务流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经过反复的假设求证,再问题发生之前解决问题,或者是制定出问题发生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p><p>对于搂住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案例的方法,我认为并无不可。 </p><p>我个人曾经对这个案例进行过详细地分析,征对于该案例的解决方法是比较详细和全面的,涉及到了该企业管理层面的多个角度。但是重点是围绕着质量管理进行的。质量管理出现这样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管理水平偏低的结果,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们在治标的同时再去考虑治本的问题可能比较合适,就如同西医和中医结合治病一样,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但是如果先治本,那么企业是不是能够生存到治本的时候,在治本的过程中,企业会不会因此死掉,况且对于企业来说,治本是一项系统的变革,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我当时选择了优先指标其后治本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p><p>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欢迎继续深入讨论。</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_软考交流平台. ( 鄂ICP备11002878号-1  公安备案号:42011102001150

GMT+8, 2025-7-6 20:58

Software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SKIN BY DSVU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