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开放型经济对于提升西安对外开放水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助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西安市近年来努力克服世界经济低迷带来的影响,抢抓机遇,开拓创新,1-8月,全市累计实际引进内资749.3亿元,同比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增长18.3%。西安地区进出口总值80.87亿美元,增长21%;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6.5%,为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深耕 开放型经济扩容提速
近年来,西安市围绕打造内陆经济开放开发战略高地,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扩大招商引资,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加快外经合作步伐,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就。
“十一五”期间,西安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总量扩容,发展提速的良好局面。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7.8亿美元,平均增速20.6%;累计实际利用内资3150亿元,平均增速23.5%;累计自营进出口总额224.3亿美元,平均增速30%;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营业额5.6亿美元,平均增速13.7%。服务外包从无到有,2010年合同执行额2.92亿美元。
第15届西洽会西安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五年间,西安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72家,有7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设立了123个公司或办事处,平均每年新增外贸公司300余家,累计外贸公司总数2221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突破9万人,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国别市场达38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过千万美元企业从74家增加到103家,过亿美元企业由6家增加到14家。美光、英飞凌、比亚迪、甲骨文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实施,有力推进了西安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进程。
五年来,西安市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简化审批程序,向区县和开发区下放市级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权限,积极协调解决外商在投资发展中的问题;充分利用西洽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服务外包大会及广交会、东盟博览会等投资贸易平台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四区一港两基地”和区县工业园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成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拉动开放型经济作用明显。 2010年,“四区一港两基地”实际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占全市的75%;累计实际引进内资额551.7亿元,占全市的62.5%。西安高新区、经开区占全市进出口总额六成以上。
落实全省大会精神 西安在行动
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后,我市迅速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组织起草《西安市促进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
9月9日,赵正永省长到西安专题调研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他对西安开放型经济发展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要求我市进一步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努力突破薄弱环节,力争“弯道超车”,全力开创陕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
借世园推介契机,西安大手笔招商引资。今年7月22日至8月15日,市委书记孙清云及其他市级领导带队,前往20个省会城市宣传世园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在上海,我市与8家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签订了总投资额近50亿元的投资协议。目前,我市正积极筹备欧亚经济论坛期间的“投资环境说明暨项目对接会(西安)”,力争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同时,我市还与上海美国商会积极接洽,筹备 “在沪美国企业西安行活动”,以促进我市与美国企业在IT产业、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方面的深度合作。
积极提升对外贸易水平。计划将对外贸易经营权备案登记工作权限下到开放区和区县;加强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集通关服务、出口信用保险、资金筹措和信息交换、政策支持为一体的综合型外贸公共服务平台。
稳步推进外经和服务外包工作。灞桥、户县、商贸旅游学院三家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筹建工作正全面展开;8月底,西安市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并与大连软件协会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签署了合作协议。
发挥优势 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
“十二五”是西安市实现率先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西安市商务局局长蒿芒喜认为,随着西安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西安综合实力和招商引资规模位居西部省会城市前列,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已获得国家批准,以西安高新区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保持了 30%的发展速度,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主阵地。随着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规划逐步实施,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凸现。这些都为西安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西安市完全具备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也有信心实现“弯道超车”。
下一步西安市将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动摇,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招商引资,扩大外贸出口,加强外经合作,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力争到2015年,西安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利用外资达到35亿美元,利用内资达到 1670 亿元;服务外包产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
打造引领高水平外商投资的开放高地。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重点,推进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以北美、欧盟、东南亚和日韩“四大板块”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为重点,加大引资力度,引导资金投向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进一步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体、区县园区相辅的对外开放格局。
建设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强市。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大超导材料、输变电设备和工业缝纫机等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自主品牌扶持力度,提升出口产品核心竞争力,力争实现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超过 50 家,年出口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超过20 家。充分发挥西安国际港务区和综合保税区优势,加强与中亚、东盟地区口岸合作交流,搭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积极扩展服务外包市场,大力引进国际知外服务外包企业,带动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突破性发展。
全面提升“走出去”各项业务水平。大力发展境外承包工程,积极承揽国家援外项目。重点鼓励能够发挥带动本市经济、技术、产品出口和扩大就业的产业“走出去”,尤其是到国家在境外兴建的各类投资合作区内进行项目投资,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鼓励企业参与境外资源项目合作开发,支持进行海外并购、参股、合资合作等,提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层次。
全力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各种招商平台和欧亚论坛、西洽会等平台作用,加强对外交流、拓展合作空间,树立西安适合投资发展的良好形象。推动部分国家在我市设立领事馆,国际组织在西安设立办事处,国际性商会在西安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积极协调解决投资商在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主动听取客商对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全程跟踪落实,努力营造有利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来源:西安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