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2-22 11:24 |
---|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升级   0.01%
|
在很多情况下,项目的起始时间往往是由商业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教科书上通过编制WBS->估算工作量->配置资源,最后再得出进度计划的方式完全没有可操作性,实际操作中往往以倒推的方式来编制计划(当然也就不会太关注计划的可行性,反正是为了计划而计划)这时候,计划除了可以为商业合同添加几分技术色彩外,其他没有任何意义,那么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计划呢?
这个在以前的咨询和培训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今天再度被问及,经过大家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应该承认作为公司,把商业考量放在第一位是无可厚非的,也就是说不能很学究的用教科书去批判这样的一种做法,非但如此,我们还要更进一步的顺着商业考量这个思路更进一步的考虑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企业,在达成合作的时候承诺满足客户在时间上的要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到时候能够按时并确保质量的交付产品,对于客户来说,一个按时提交的让人满意的产品远比一个让人满意的合同更有意义。除非你只想干一锤子买卖,否则无论从技术还是商业角度来考量,计划的可操作性是一个必须被严重关注的问题——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客户以及我们自己的商务人员甚至老板所忽略。
明白了上面这一点,那么接下来就是一个沟通的问题了,首先是和客户的沟通——计划恰恰是沟通的一个最好的载体,你不但可以告诉甲方他的时间是不可操作的,而且可以告诉他为什么他的时间是不可操作的——一份编制详细而清晰的WBS就是最好的论据。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客户是难以沟通或者因为某些原因,交货期就是定死的,那作为项目经理,你只有和你的老板沟通了——你必须为你争取到足够的资源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计划。同样,你不但可以告诉老板你需要那么多的资源,而且可以告诉他为什么你需要那么多的资源——一份编制详细而清晰的WBS还是最好的论据。如果你运气实在糟糕,老板也是不能有效沟通(如果你的沟通能力没问题的话),那么只能建议你委婉的告诉老板这样做的风险及其严重的后果,顺便晚上回家上招聘网上看看有什么更适合你职位,因为你的老板和你的公司迟早会为这样鲁莽而固执的行为付出代价。
总结:计划不是拿来看的,而是需要被执行的,所以必须可操作!
[ 本帖最后由 闪亮登网 于 2008-4-19 09:4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