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10-21 14:10 |
---|
签到天数: 88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漫画/葛生
日前,媒体发文称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舆论旋风的事件几乎都发端于网络论坛,在网络民意的推动下,一步步发酵升级,并最终解决。而“信访不如信网”也成为当下许多利益受损群众信奉的法则。(5月9日《现代快报》)
张轶水(媒体从业者)
网络论坛已成了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一座“立交桥”。但一些地方政府仍以为论坛是新闻界的“私生子”。
或许网络论坛是新生事物,或许网络论坛上有一些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或许网络论坛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没有像广播、电视、报纸那样“正规”,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肯定不肯定,支持不支持,反正,网络论坛正像大地上的小草在顽强地生长着。因为,网络时代,人们发布新闻,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要过一路的“关关卡卡”;而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人人都是总编辑。
如何面对网络论坛上“杂七杂八”的民意民声?正确的态度,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是,对不实的消息与新闻爆料,应及时地加以澄清与回应;问题确实存在的,尽快“有则改之”就是了。
然而,将网络论坛视为新闻界“私生子”的,有些地方的态度就很不对头。这期间,或像“黑砖窑”事件那些“视而不见”,或像常州对待“照明工程”那样“拖拖拉拉”,而更多的是一个字,对待网络论坛上老百姓的意见——“删”,结果是越“删”,舆论的“浪头”越高。
或与时俱进,或保守落后,如何面对时下风起云涌的网络论坛,考验着一个地方的开放程度,考验着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
作者:联系记者 (本文来源:河南商报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