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2-1-27 22:05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升级   0.01%
|
他花了近五年时间制作了两本“简化汉字字典”,简化了590个汉字。专家认为个人化简化汉字不可能被推广和使用。
■记者 高小雨\文李宗华\图实习生王强虎
阳光讯 近日,记者收到了一位读者花了五年时间制作的两本“简化汉字字典”。这两本用两个32开的硬皮本制作成的 “简化汉字字典”出自陕西省周至县哑柏镇高家堡村的一位退休建筑工人高尊焕之手。
近五年简化590个汉字
今年56岁的高尊焕,退休前是陕西路桥公司的一位建筑工人。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高尊焕对中国汉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早在高尊焕退休前,他就发现好多汉字笔画烦琐,不容易书写和记忆。在他的心里慢慢产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把过于复杂的汉字简化,使之更便于人们书写,更有利于汉字的流传。
2002年6月,高尊焕退休后,这种念头更加强烈。在接下来近五年的时间里,高尊焕每天照着《新华字典》上的字,对笔画多、字形复杂的汉字进行简化。2007年10月底,历经五年的时间,高尊焕终于完成了《新华字典》里(按汉语拼音)395个汉字 (加同音字共590个)的简化,制作了两本简化后的《新华字典》。在他制作的这两本《新华字典》里,还有新旧字对照表。查字典的方法为:取掉偏旁,按(主)字的笔画多少,在检查字表“目录”中查找。
简化汉字主体字不超五画
高尊焕是对一些笔画较多的 “繁体字”及“异体字”作了部分简化。
高尊焕简化汉字的原则是,五画以内的汉字,如“人”、“大”、“卜”等字都保持原样不变,主体字不超过五画的汉字保持不变。
专家:个人简化不可能被推广使用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系主任周东华认为,简化汉字对整个社会来讲都是一件大事,每一次汉字简化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要经过许多专家和学者反复的研究、拟定简化汉字方案,再经过补充、调整。就拿中国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来说,前后历经30多年,才得以推广和使用。周东华还说,汉字简化的方针为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约定俗成,也就是说要确定的简化字在汉字运用的实践中有普遍性和稳定性,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是民间长期流行的俗字、简体字,所以较容易在群众中推行。而且,创造简化汉字也有具体的方法,主要划分为:假借字、形声字、草书楷化字、特征字、轮廓字、会意字、符号字、偏旁类推字等8种类型。如,假借字,是指借用笔画简单的字代替笔画较繁的同音字或异音字,比如脸面的“面”代替面粉的“麵”是同音假借,占卜的 “卜”代替萝卜的“蔔”、升斗的 “斗”代替斗争的“鬥”,是异音假借。
但周东华表示,汉字简化会使文字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处在不停变动的状态之中,这会给文字的发展和运用带来消极的影响,从而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对于高尊焕简化汉字的这种做法,周东华认为,关注汉字固然是好的,但是毕竟简化汉字是一件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的事,所以不能把它个人化了,而且他对汉字的简化方式也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所以根本不可能被推广和使用。(阳光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