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2-22 11:24 |
---|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升级   0.01%
|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提要:</strong>校长找县长签字要国家助学金,因为“妨碍”县长办公被拘,每月150元助学金可以让孩子们能买一件过冬的衣服。150元弥足珍贵,为何又姗姗来迟?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里助学金政策为何总是慢几拍?</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中国青年报》记者 蒋昕捷 绥德报道</strong></p><p align="center"><img alt="“校长被拘”事件揭出职教累累伤痕" src="http://img1.qq.com/news/pics/8171/8171469.JPG" border="1" name="MM"/></p><p align="center">周日中午,绥德职业中学灶房做的菜是土豆炒白菜,周二、周四、周五会有肉。学校没有饭厅,学生都是站在灶房外的寒风中吃饭。</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align="center"><img alt="“校长被拘”事件揭出职教累累伤痕" src="http://img1.qq.com/news/pics/8171/8171470.JPG" border="1" name="MM"/></p><p align="center">绥德职业中学。2007年12月25日,绥德县公安局对该校校长做出了行政拘留7天暂缓处理的处罚决定。</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align="center"><img alt="“校长被拘”事件揭出职教累累伤痕" src="http://img1.qq.com/news/pics/8171/8171471.JPG" border="1" name="MM"/></p><p align="center">1月6日,绥德职业中学校长高勇已经被撤销了拘留决定和停职处分。记者蒋昕捷摄</p><p style="TEXT-INDENT: 2em;">车在半山腰停下,司机说“到了”。记者环顾四周,才发现在拐角处开着一扇锈迹斑斑的门,左边挂个牌子:“绥德县职业中学”。</p><p style="TEXT-INDENT: 2em;">十多天前,该校校长高勇找县长签字而引发的被停职和拘留一事。高勇说,他急着找县长签字,是想让全校65个学生能在年前拿到2007年度的国家助学金——每人每月150元。</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每月150元助学金对贫困县的中职生意味着什么</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2007年12月28日,在拿到首批750元助学金后,这里一半的学生补交了去年的学费。</p><p style="TEXT-INDENT: 2em;">还有的补交了伙食费。学生一天三顿,每周二、周四、周五3天能吃上肉。灶上每月收140元。</p><p style="TEXT-INDENT: 2em;">不久前,一个学生的父亲为了给孩子凑伙食费,每天上山找一种叫“远志”的药材。“就这么粗的根。”校长高勇拿起一根拨火棍比划着,“挖出来,砸烂了,把茎抽掉,晒干卖。”这样挖一天也就挣几块钱。此时山下的县城里,一份“绥德荞面碗坨”已经涨到4块钱,一碗炸酱面涨到7块钱。</p><p style="TEXT-INDENT: 2em;">有的学生说,想用这笔钱买件衣服。入冬以来,山里的最低气温都在-10℃以下,教室里不像县城的普通中学那样有暖气,这里只生了个炉子。学生们大多穿一件毛衣和一件棉外套。</p><p style="TEXT-INDENT: 2em;">“你冷吗?”1月5日,-12℃。记者对面是一个没穿毛衣,只披着棉外套的男孩。“干这行,不冷。”他指着胸前大大的“舞”字说。因为没有经费支持,绥德县职业中学相继停办了缝纫专业、煤炭专业,目前只剩下文艺班,学的是唱歌、跳舞。办缝纫专业要配备电动缝纫机等实习器材,学校买不起,而文艺班的办学成本要低得多。</p><p style="TEXT-INDENT: 2em;">一间女生宿舍里,住着7个学生,最大的16岁,最小的12岁,有两个学生躺在床上,刚吃了药睡下。感冒药是学生们常备的生活用品。最年长的郭静说,不久前,全校学生都感冒了,课停了一周。</p><p style="TEXT-INDENT: 2em;">“现在比我刚来时强多了。”郭静2005年入学,因为患有先天性胯关节脱位做手术耽误了一学年。她指了指同在一个院内的聋人学校。那里的教室缺了十几块玻璃,窗棂上糊着2007年9月19日的《榆林日报》。“过去我们学校的窗户也没玻璃。墙上的皮都快掉光了,有时正弹着电子琴,叭,房顶上一大块墙皮掉下来,砸在脑袋上。”</p><p style="TEXT-INDENT: 2em;">高勇说,绥德是国家级贫困县,1997年之前,职中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现在县里可以保证在编教师工资,但别的如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就没有了。学校现在搞的是联合办学,学校管政务、学籍、纪律,其他教学、维修、聘专业课老师等都由一位老师承包,这些费用都指望从学生交的学费里出。因为这学期欠学费的学生太多,上个月聘用8位专业老师的5000多元工资和取暖买煤的钱都是借的。</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