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_2024年软考学习应考交流_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汽车追风路径:流水线研发 默契外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0-21 14:10
  • 签到天数: 88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2:3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家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建立不在于某一产品的偶然成功,而在于企业是否有能力不间断地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用更少的资源来推出更适销对路的产品。 <br/><br/>    目前大多数世界级汽车公司的产品中由供应商承担的研发和制造的比例都在50%左右,预计未来这个比例还会提高。以汽车整车企业为 <br/><br/>    核心的“扩展性企业”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继续向价值链的两端发展,包括了设计,工程服务商和下游的经销商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大家庭。 <br/><br/>    随着上海汽车展上一批由中国国内汽车企业研制的产品的集体亮相,有关中国汽车企业的心头之痛——产品自主研发的话题又频频见诸报端。在人们为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甚至第二大汽车市场而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禁要问,中国如何才能发展出与其汽车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呢?科尔尼公司通过对全球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中国汽车企业的现状提出:关键的出路是建立“现代化流水线”式的产品开发管理能力。 <br/><br/>
            <strong>  一、不断增加的产品开发压力是全世界汽车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strong>
            <br/><br/>    受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和技术发展的驱动,汽车产品开发工作的复杂程度不 <br/><br/>    断增加,具体反映在产品和技术两个方面。从产品层面上来说,主要反映在越来越多的产品种类,越来越高的产品性能和要求,越来越短的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和越来越大的价格和成本压力。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其主要特征是技术复杂性程度的不断提高,所需的技术开发资源的不断增长以及新技术的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推动这个趋势的基本驱动因素固然首先来自于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导致了市场的不断细分和产品的差异化;但也得益于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新型材料的应用,“XbyWire”电子技术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等,这既刺激了新的消费同时也提出了技术研发上的更高要求。 <br/><br/>    伴随着这些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居高不下的产品研发成本。德国大众为高尔夫车型的推出投入了13亿美金,奔驰的A级车开发耗资14亿美金,而通用的Vectra车型推出成本更高达18亿美金。 <br/><br/>    然而汽车企业在研发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还不仅局限于成本的控制,在如何缩短开发周期上也面临同样严峻的挑战,因为任何产品计划的延误都会造成数以亿计美元的损失。目前行业的平均水平已由过去的36个月缩短到了24个月左右,而在这方面一向领先的丰田公司更在其新推出的花冠(Corolla)车型上实现了12个月的开发周期目标。面对挑战,众多跨国汽车企业一方面通过平台共享和战略联盟等方法来分摊成本,另一方面都在积极地从研发效率的提高着手,努力将研发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种形势下,一种以现代化流水线作业为范本而构建的所谓产品开发“工厂”的概念应运而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0-21 14:10
  • 签到天数: 88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2:32:04 | 只看该作者
    <strong>    二、“流水线”式的汽车产品开发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差别 <br/><br/></strong>    首先所谓“流水线”式的产品开发是相对传统的“一竿子到底”纵向整合的产品开发而言的。过去的汽车产品开发工作全部都集中在各大汽车公司的研发中心进行,很少工作外包和强调与其它供应商的配合。然而,随着整车企业将愈来愈多的新产品开发中的系统或模块设计的工作外包出去,如何保证诸多外包配套的设计开发工作能纹丝不错地组合成理想的新产品便成了开发中的核心问题。这里的要求非常类似现代化装配线管理对外配套零件的要求,不仅有质量的要求同时也有时间上配合的要求,只不过在产品开发中涉及的是设计等智力产品。这是为什么我们将之称为“流水线”式的原因之一:因为现代化生产管理中对配套供应商的管理方法同样可以被应用到新产品开发管理中来。 <br/><br/>    其次,“流水线”式开发是相对于“手工作坊”式的传统做法而言的。“手工作坊”的弊病之一是其流程的随意性。传统的新产品开发,虽然每家企业都有流程可依,但在实际中却很少被严格执行。其结果是大量可重复的工作被用不同的方法和流程在执行,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造成新产品的推出时间和成功率得不到保证。按目前成熟市场一般规律,轿车产品要求每年一换脸,每4-5年一换代已成为竞争生存的基本条件。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做法显然已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亨利犯L厥状吹南执??魉???叩淖畲笥攀评醋杂诹鞒痰谋曜蓟?投圆?菲分实囊恢滦缘谋VぁJ韵肴绻?淹??乃悸酚τ糜谛虏?房?⒐芾斫?岵??啻蟮牟钜臁???傲魉?摺笔降摹翱?⒐こА苯?梢砸砸恢治榷ǖ摹敖谂摹痹丛床欢系统杀镜赝瞥龇?鲜谐∫?蟮男虏?罚??庹?敲媪倬薮笫谐⊙沽Φ闹疃嗾?灯笠邓?非蟮哪勘辍?<br/><br/>    最后,“流水线”式开发模式与传统方法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对整个产品开发工作的业绩评估体系。传统做法(特别是在许多中国本土企业)往往是为了开发一个新产品把所有的资源和手段都扑上去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_软考交流平台. ( 鄂ICP备11002878号-1  公安备案号:42011102001150

    GMT+8, 2025-7-7 23:28

    Software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SKIN BY DSVU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