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函数经验研究 孙镭
摘 要:本文采用陕西省1995年~2004年数据建立了陕西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函数的面板数据模型,获得在统计上显著的参数估计值,对唯一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参数进行了严格的讨论。结果显示,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239082,人口弹性和生活用水总量弹性估计值为-1.021381和0.365265,需求收入弹性为0.349654。
关键词: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函数 面板数据模型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陕西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自2003年起陕西省各市已经按照按省政府批转的《省计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指导意见》,分三步逐步提高全省各市水价。但完成水价改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权衡利弊,最终是一个折衷的选择。要想做到统筹兼顾,既实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目标,又考虑消费者支付能力,价格政策应该建立在对水需求函数、需求价格弹性真实可靠的经验分析的基础上。但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关水需求函数和相关问题的文献非常有限,针对各个地区的研究就更少,学术研究滞后于实践的需要。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较为先进的经验分析方法构建陕西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函数,获得一些相关的参数,可以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陕西省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定量的决策参考。
1 文献综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水需求函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诸多成果。 Howe和Charles (1968)、Schlette和Kemp (1991)认为生活必须用水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其他用水需求价格弹性较大。Hogarty和Mackay (1975)、Gallager和Robinson (1977)、Agthe和Billings (1980)、Martin和Thomas (1986)、Cameron和Wright (1990)短期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但从长期来看,价格变动将改变用户用水习惯。 Martin和Kulakowshi (1991)认为人均收入提高抵消了价格上涨的作用,为了控制用水量的进一步上升,水价必须随着通货膨胀率以及人均收入增长率而上升。Weber (1989) 指出价格变动对高收入家庭的水需求量影响不大,但对低收入家庭有一定影响。 但目前国内有关水价与需求量的关系的文献非常少,特别是采用对需求函数和需求弹性系数的经验研究。 沈大军等 (1999)使用全国486个建制市1996年截面数据拟合全国及6个区域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函数,全国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 其中 为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量, 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 为职工平均工资, 为用水人口。
刘岚芳,王英(2001)使用1980~1999年时间序列拟合北京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函数得出以下估计结果: 其中 为人均用水量, 为实际居民用水价格, 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这些文献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用工程技术的观点理解水需求,考虑供给而不是需求,关注的是如何使需水量与供水计划相符,没有深入分析消费者的用水行为并对水需求函数进行经验分析,未考虑需求函数本身可能发生的变化。第二,部分文献把由点弹性公式获得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推广到整个需求曲线,计算价格上涨多少可以完成节水目标,忽略了需求弹性自身的变化。第三,在经验分析中采用的时间序列模型或横截面模型,不能充分利用样本信息。所获得的参数估计值在统计上不显著。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第一,必须从经济学角度的水需求,需求指有效需求,消费者有用水意愿并且具有支付能力,水资源要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和各经济部门内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选择对数线性需求函数形式来估计需求函数和需求弹性,以便获得固定的弹性系数。第三,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如果分地区分别建立以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的模型,不能得出各地区有相同需求价格弹性的结论;如果以不同地区的截面数据数据为样本建立模型,则不能考察不同地区用水水平的差异。第四,采用动态计量的观点,在最初设定模型形式时将所有相关变量都引入模型,寻找变量间长期稳定关系,然后逐步回归剔除,建立较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
sGRvihwn.doc
(305 KB, 下载次数: 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2 10:33:22编辑过]
|